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250605/y1vjm55.html当我们想赞美一个人的才能时,会用“脱颖而出”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却关联着一个人人都熟知的名字。
这还要从战国时期说起。
公元前年,那时候,秦国很强大,眼看着打到了赵国,赵王很焦急,以赵国的实力很难取胜,于是赵王让弟弟——有名的平原君赵胜,赶紧去楚国求救。
赵胜想这种外交场面,不能自己去,得带一些谋士,于是就准备挑20个能干的门客一起去。
挑来挑去,就凑够了19个人,还差1个人,怎么也选不出来了。
这时候,一个叫毛遂的人闪亮登场了,开始了自我介绍。对,就是我们熟知的“毛遂自荐”。
开始,赵胜并没有被他的勇气所打动,毕竟感觉只是表面功夫,他做了一个比喻,说,“这人才啊,好比锥子在口袋中,锥尖是马上能展露出来的。你在我门下已经3年了,身边的人和我本人,都没听说过你的才能啊,你还是留下吧。”
毛遂一听,不乐意了,说,“那是因为今天我才请你把我放入口袋啊!早把我放进去,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岂止是露个锥尖,我整个锥子都会露出来!”
(真是逻辑鬼才……“脱颖而出”这个成语是这么来的哦)
赵胜一听,还挺有道理,反正也选不出人来,不妨试一试。于是就同意了毛遂同行。
此时,另外19个人都对对眼神,嘲笑毛遂。
(枪打出头鸟)
赵胜到了楚国,跟楚王絮絮叨叨说了一车话,从早上说到中午,都不见成效。
中午,毛遂忍不了了,按着宝剑就走进来了,跟赵胜说,“这点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说清楚了!都中午了,怎么还没完事?!”
(这是个暴脾气)
楚王很生气,怒斥说,“快退下!我跟你老板说话呢,你算个什么东西?”
可毛遂不仅没有退后,反而按着剑又上前一步,说道,“你能这么跟我说话,不就是依靠楚国的兵马多么,可现在十步之内,你却依靠不了众人了,大王的性命就在我的手里。
我听说商汤当时以70里地称霸天下,周文王凭百里土地就让诸侯臣服,难道就是因为士兵多吗?是因为能够顺应大势呀!
(举例论证)
现在楚国五千里的土地,百万的壮士,这是能够称霸的资本呀,天下没有能比的。
(对比论证)
秦国白起,竖子小儿,就几万的兵马,来与楚作战,一战夺两城,二战烧夷陵,三战毁宗庙。
(分析敌人)
这可是百世难解的仇恨,赵国都替你羞耻,大王你却无动于衷!联合抗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
我的主人在我跟前,你凭什么呵斥我??”
一番激烈的言辞,把楚王拿捏得死死的。
楚王无奈,唯唯诺诺地说:“是的,是的。依先生之言,倾全国之力合作。”
毛遂趁热打铁,催促侍从拿来鸡、狗、马的血,逼着楚国一起锸血为盟。
事就这么成了。
赵胜回国后,说,“我以后啊,不敢再说能识人了。”
从此,毛遂就成了座上宾,真的是脱颖而出了。
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故事和自荐后立的大功,也是“脱颖而出”这个成语的由来。
毛遂这个举动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美谈,是因为他懂得适时展示自己。
平原君门客众多,有时候仅仅依靠老板去发现人才,也是会有疏忽的,所以,在适当的时机与场合,要善于展示自己。
毛遂肯定也是看清了形势,做足了准备才勇于自荐的。自荐之后,肯定要立功的,否则就成了笑柄。
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他必须不顾一切地完成任务,所以他不惜君臣之礼,蛮横地逼迫楚王。
毛遂确实胆识过人,有时候外交也是需要一个黑脸人物。
知人是一方面,善用又是另一方面了。后期,毛遂被误用,放在了错误的位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人才——挖掘是一回事,用好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希望毛遂的故事对你有启发。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