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我信命!命不该死,想死都死不了!
感恩王奇救命之恩!我今年64岁了,精力充沛,周一到周五做1小时瑜伽,每周健走3到5次,每次4公里,45分钟内走完,比同龄人身体好。年10月5日登上海拔米的丽江玉龙雪山,比我儿子登得都快。
1
我是年发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医院程显声教授的指引,我在等待10年后我国心脏病微创手术成熟的那一天,但人算不如天算,我的人生路在新世纪初出现了重大塌陷,我在困厄中又坚持了10年,终因“二尖瓣膜”加速钙化严重,到了非开胸置换二尖瓣膜的时候。
年8月北京正在召开奥运会期间,有关部门把我医院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因为快要手术了,我还没见到给我开膛破肚的大夫,因此拒绝签字。最终在我爱人的劝说下签了字,手术安排在周五进行。谁知周三出了手术事故,周五准备给我做手术的这位副教授,把比我的病还轻的12岁小男孩做死在了手术台上,最终副教授放弃了给我手术。我很医院。
2大约又熬了近一年,我表弟在郑州开医院院长,说了我的尴尬处境,院长回京后,对王奇说,这个人情况特殊,你可以拒绝。王奇说,在我心里,只有病人,我看看病人再说,能做的手术,我就会接。
在北京,在同行业中,王奇是大专家、大医生,都是病医院找他。我因为情况特殊,只能委屈王医院看我。
记得那一天是年3月21号,突然我的房间里来了一群人,也没人介绍来者都是谁,我躺在床上看上海作家沈善增寄给我的新作《还吾老子》,其中一位风度翩翩的帅男子,微笑着说,我是王奇,我来看看你的心脏!他说着就把听诊器放在了我的胸膛上,从胸前听到后背,几分钟,对我说:“某先生,你的手术我做了!你就在这儿静候佳音。”
喜讯来得太突然,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只说了一句“谢谢”,一群人旋即离去,我居然没有听清楚来者是谁,给我听心脏的叫什么名字。随后,一位警官进来问我,刚才来看你的是谁啊?我说,你都不知道,我更不知道了!
3年5月31日,是一个星期天,上午9点钟,警官告诉我,说给你换一个地方,快把个人物品收拾一下,咱们20分钟后出发。我问上哪里?回答说,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全副武装的“装甲车”停在了医院楼下,我明白了,这是要给我做手术的地方。那一瞬间,我特别想立马见到给我听心脏的哪位风度翩翩的帅男子。
进了给我准备好的专用病房,超大!不多一会儿,帅男子带着几个医生来了,对我、更像是对管我的人群说:“我是这里的科主任王奇,到我这里住院的,都是我的病人,在这里,我说了算,某先生,你踏踏实实住院,你的身体不符合我做手术的生理指标,你就会一直在这里等待手术。”
长话短说,到了6月9号下午,王奇教授查房时告诉我,说:“某先生,明天,我给你做手术,在手术之前,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开胸手术的难度吗?”
我说,像杀猪一样吧,开膛破肚啊!
王奇接着问我:“你知道心脏手术的危险性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你怎么一点都不害怕?”
我哈哈大笑,说:“一点都不害怕,你把我放倒在手术台上,我就彻底自由了!坏的是你的名声!我有什么好怕的?”在场的一屋子医生、护士、警官都笑了。
4
长话短说,6月10号上午8点,我被推进手术室,12号8点我从重症监护室回到病房,突然就彻底醒了,问在场的警官:“我做完手术了吗?怎么一点感觉没有啊?”
在我的印象中,做这么大的手术,醒来时,怎么着也得打着点滴,挂着各种各样的吊瓶,还得连着各种仪器,我怎么什么都没有啊?我问警官,警官也纳闷,说,你到卫生间撩开上衣看看,不就知道了?大概一会儿就给你输液吧!
我对着镜子一看,喉咙下面到胸口贴着一尺多长、3公分宽的胶布,除了感觉气有点儿短,别的什么感觉都没有。从进手术室到出重症监护室这48小时,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段空白。直到今天,十几年过去了,从伤口到心脏什么反应都没有,手术做的天衣无缝!这就是王奇的手艺啊!不服不行。
5
6月12号上午10点钟,王奇教授带着医生护士来查房,对着我竖起大拇指,说:“某先生,你的骨头太坚硬了!”他说得我莫名其妙!原来,我的手术过程中出了一个意外,致使原定手术时间延长了30分钟,为什么?
医院成立心外科时,从美国进口了两台电锯,专门用来开胸,一台现场备用,一台现场使用,谁知,第一台电锯刚据了一下,锯条就断了,于是乎换上了另一台被用的,结果锯条也被锯断了,最终只能用人工锯锯开了我的胸骨。王奇对在场的人开玩笑说,我们给某先生的手术赔了,当初我们这两把电锯,花了6万美元,是8比1兑换的,俩锯就是24万人民币,这台手术费用顶多是15万啊!
6我是6月22后离开医院的,随后的几年间,我和王奇一直保持着两三个月一封信的联系,王奇给我写第一封信时,说十几年没有写信了,都忘了信是怎么写。
年12月底,我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看到了王奇逝世是消息,不敢相信,便通过警方询问,请帮助查一查这个王奇是不是给我做手术的王奇……
警官帮我从网上下载了新华社电讯:
据新华社电年12月1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奇,因连续5天实施手术抢救重症患者,致过度劳累诱发脑出血,溘然长逝,年仅49岁。弥留之际,王奇只留下一句话:“明天把我的手术停了吧。”他未了遗愿无关自身和妻儿,只关乎那些渴盼他手术的病人们。
王奇,山东兖州人,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武警部队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武警部队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九届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武警部队专家组成员,享受全*岗位特殊津贴。
曾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在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的诊治以及研究方面医术高超。在医院工作十余年,为中央保健组专家库成员。参加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余例,其中主刀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余例,并发症及死亡率小于1%,达国际领先水平。个人年手术量连续5年突破台,医院前列,医院第一名。能独立完成高难度的手术,例如冠状动脉搭桥加室壁瘤切除、Bentall等心外科一流难度的手术。
7
哭!
我还活蹦乱跳的,给我做手术的、比我年轻很多的王奇教授没了!年仅4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啊!
警方给我提供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我开始写《王奇传》,至今还在写,我想用我自己能够表达的方式,向一位伟大的医者致敬!
8年,我被发现风湿性心脏病时,感觉年很遥远;如今年过去20年了;曾经以为年很遥远,当下发现已经是10月25日了!
曾经以为“老去”也是很遥远的事,现在觉得“年轻”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时光太不经用,如今大半生早已经过去了!不要说来日方长,余生真的难能可贵!
什么样的生活都会过去的,唯有情谊!唯有崇高!感恩!感恩!感恩!
金诗元.10.25于北京
金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