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梦落东安——成都龙泉东安湖的故事
龙泉山下东安湖东安湖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龙泉驿区,龙泉山西麓,是一座城市中的生态公园湖泊。湖泊面积亩,公园面积亩。东安湖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办地,也是“日出东安胜地”,经过市、区两级政府精心打造,整个东安湖公园呈现“一湖映一阁,四园十二景”的美景,由田园之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区。
但凡乘车穿过成都东西城市轴线的人,在龙泉山边,都会看见东安湖公园由湖面、河流、小岛、桃堤等构成的自然景观,以及绿道、竹林、梅园、东安阁和像飞碟一样多功能体育场馆组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美景。倘若你是冬天来,东安湖的湖面并不结冰,成群的野鸭在水面畅游,湖岸杨柳如新;倘若你是夏天来,轻风拂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年轻的情侣在湖边追逐嬉戏,那笑声回荡在天地之间的尽头,让大地也变得年轻。
从空中看,东安湖像一条龙,龙动九天,准备翱翔天地。有人说,东安湖像一匹马,正在奋蹄前行的骏马,奋蹄扬鞭正当时,寓意东安湖的明天越来越美好。我要说的是,东安湖像一幅画,一幅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溪山雪意图》,那画中的山峦、溪流、小河、小船、小径、树林、茅舍、驿站等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而今的东安湖再现了画中的美景。高克明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一千年前留下的山水画,会在成都平原变成大地的锦绣画卷。
民国时期的龙泉驿地图东安,日出东方平安,那么“东安”二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当然跟北宋皇室画家高克明有极大关系。有朋友跟笔者争辩说,东安名称来历应跟龙泉驿历史上的乡制有关。据民国21年《华阳县志》绘制的《华阳县境全图》记载,龙泉驿历史上有多个带安字的乡名,例如洛带叫安镇乡,万兴叫万安乡,黄土叫均安乡,至今保留下来的还有同安乡、洪安乡、平安乡(已撤,现属东安街道),以及龙泉山上的东安乡,沿龙泉山西线分布。东安乡所处位置在今茶店镇(原万兴乡)大石村二组义兴桥附近。这是龙泉驿区有据可查的“东安乡”名称的最早来历。
龙泉驿区多“安”字的乡名,据说是因为龙泉驿历史上天干缺水,土地贫瘠,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困难,加上龙泉山匪患猖獗,取“安”字以保一方平安。
这样说东安,恐怕不能概括整个东安的历史,东安的历史应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年8月28日,龙泉驿区文物管理所在大面街道洪河村14组(现东安湖畔)发现一组古代墓葬,后经成都市考古队发掘,共清理出墓葬14座。结合出土文字材料,考古人员得知,这是一组南宋初年的高氏家族墓葬。令人意外的是,这14组墓葬中有一座北宋皇室画家高克明的墓葬,其他墓葬包括高克明之子高及民和夫人靳氏合葬墓、高克明之孙高良弼和其两位夫人合葬墓等,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铜器、漆器,以及墓志、墓碣等石券,由此揭开一段皇室画家与龙泉驿的传奇故事。
年龙泉驿区高氏宋墓发掘现场相传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交子”纸币,比西方早多年。
年,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登基,宋仁宗在位42年(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把大宋带上鼎盛时期,史称“仁宗盛治”。在这位仁孝忠厚皇帝的带领下,整个朝廷名臣辈出,虎将云集,唐宋八大家登场六位(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四大发明出现三项(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全国GDP占据当时世界的70%,人口占全世界的40%。
清朝《东坡诗话》这样形容仁宗盛治:“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真个是: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
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清平乐》,反映了这一盛景。
高克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他历经真宗、仁宗两朝(个人主要活动在仁宗时期)。高克明从山西绛州出来,经贵人举荐,先任京师画院待诏,后任少府监主簿,赐紫衣,从六品到四品,掌管全国百工技巧、乘舆服御之物。
宋仁宗画像年冬,宋仁宗赵祯见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在成都正式成立“益州交子务”,面向四川地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流通。此时,任少府监主簿的高克明受朝廷派遣,多次前往成都,对铁币、纸币的交汇流通进行调查研究。调研之余,他沿东大路来到龙泉山采风,晚上住在东安湖边的小驿站,同时听取驿站驿官和过往商户关于交子通用的汇报。
天亮后,高克明漫步到东安湖的水潭边,借着晨光,他发现水潭四周绿树环绕,山溪叠泉汩汩作响,野鸭在湖中嬉戏,鸟鸣交织成一片,远处便是错落有致的龙泉山。太阳在龙泉山喷薄而出,给湖岸森林披上金衣,让人仿佛置身缥缈仙境。他有感而发,不由叫出“日出东安胜地”。原来,辽兵在北边犯境,高克明常怀忧国之心,他希望东边一片祥和安宁。眼前出现的这片安详之地,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平安胜景。
回到东京,高克明对龙泉山的风景念念不忘,画了一幅《溪山雪意图》,在东京画界引起轰动,画中的部分取材即来源于成都龙泉山、东安湖。宋仁宗看过画后,对他的画作赞不绝口。《溪山雪意图》更成了高克明的绝世佳作,被历代宫廷收藏,临摹和仿造他画作的后人不计其数。经过一千年的演变,《溪山雪意图》现流落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高克明《溪山雪意图》局部年,金灭辽,金兵犯境,攻破燕京,直扑太原、东京(开封)。此时衰弱的北宋军队无力阻挡,最后东京陷落,北宋亡。高克明子孙为躲避战乱,根据高克明生前遗愿,全家南迁润泽天府、物产丰饶的成都平原,把家选在龙泉驿的东安湖边,并把高克明的遗骸从山西绛州带到成都东安湖边重新安葬,圆了他日出东安美梦。
若干年后,每当有人路过高克明子孙在成都东边的茅屋、墓地,都会向他们打听这是何地,住着何人,他们总是高兴地回答客人说:“东安,高氏!”
“东安”二字于是流传下来,成了现在东安湖的地名。
有诗为证:
欲出孤云意已阑,东风吹梦落东安。
灯前乡国千山隔,窗外乾坤一面宽。
(宋朝方一夔)
(曾明伟/文)
唐宋八大家金灭辽和北宋路线图,金是女真族北宋地图高克明往返成都路线图民国时期的东安乡位于龙泉山上南宋地图滴水之恩——成都东安湖的来历
龙泉驿东安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