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疫散花开迎春来走近疫线逆行者
TUhjnbcbe - 2024/10/7 17:49:00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本是惠风和畅春意盎然的季节,不料一场“倒春寒”一样的疫情打乱了人们拥抱春天的脚步,却没有阻止住那些战疫者逆行的脚步,面对气势汹汹的疫情,糜镇的机关干部、白衣天使、志愿者和公安蓝、网格员投身疫情一线,拉起“隔离线”,筑起“防疫墙”,织密“防护网”,努力用真诚和担当赢得“疫散花开”。


  争做逆行抗疫情


  3月初疫情来袭后,张习桥卫生院闻令而动,迅速集结,第一时间从全院抽调24名医护人员组成抗击疫情志愿小分队,毅然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今天入户采样一共设计5个村,采集要到位,鼻试子动作要轻柔。”出发前小分队组长徐长虹叮嘱医护人员。


  每天奔波多里路,采集核酸试样40余人,这是徐长虹日常打卡记录。张习桥卫生院承担40多位居家隔离人员的核酸采样工作,乡村胡同窄不能通车,徐长虹只能和同事穿着防护服一家一家完成任务。


  3月30日在糜镇吴龙村,通宵达旦连续11个小时徐长虹腿站得发麻了,嗓子喊哑了,顾不上喝水吃饭,他像钉子一样坚守工作岗位,遇到行动不便和生病的老人,他还要去他们家里采集核酸……、


  虽然很辛苦,但是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会尽职尽责守好疫情防控的安全门。徐长虹如是说。


  我是党员我先上


  疫情面前,党员领先。“作为共产党员,疫情面前,奋勇争先!”糜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李明刚说。


  3月15日,因疫情平原某小学部分师生紧急转移至陵城,隔离点定在糜镇祥龙高中。李明刚立即组织6名医护人员组建医疗先锋队,进驻隔离点。当晚协助上级部门准备物资,拖麻袋、扛被褥……直至一切准备就绪,隔离人员到达并安顿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时已是凌晨5点。他与被隔离学校校长及隔离点工作人员专线联系,随时提供所需物品,药品、网络、生活用品……。但是最让他牵挂的是被隔离的44名学生。“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每每看到他们,都让我眼酸”,于是他发动了一次特殊的募捐活动——“大疫无情,人间有爱”爱心募捐活动,捐款为学生们购买了学习、生活用品和营养品。3月27日全部师生解除隔离,平原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向隔离点相关参与部门送来感谢信。


  3月16日至4月2日,陵城区组织全员核酸检测,乡镇卫生院负责糜镇全员核酸采集,李明刚既当指挥员,又当作战员,紧盯物资配备、防疫消杀、秩序管理、组织调配等各个环节,使每一次采集工作都安全、有序、快速地完成了任务,跑出了糜镇核酸采集加速度。


  退役不褪色,退伍军人显担当


  4月6日一股寒流让气温骤降10多度,上午九点多,刘中海来到了本村贫困户张怀弟家里,最近几天年老体弱的张怀弟有点不舒服,刘中海怕他这个特殊时期感冒,给他送来一些水果,并每天过来测量体温,又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好保暖,出门带好口罩,这才返回村口防控卡点。


  体温检测、电话随访、扫码登记、上门服务……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刘中海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忙得脚不沾地。“电话不关机,24小时随叫随到。”刘中海说。


  刘中海是一位退伍军人,中共党员,年4月接任吴龙村党支部书记。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党员,他身先士卒,夜晚12个小时在村口防控卡点值守;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身着红袖章,在卡点站的笔直,像一棵树,劝阻一个又一个进出的人;作为一名支部书记,他用自己工作中的防疫经验,一遍又一遍向人们宣传防疫知识。


  刘中海说:“虽然长时间的徒步骨头累到快散架,到现在左脚扭伤还贴着膏药,但是我无悔。因为作为一名党员、退伍军人,特殊时期在战役前线,我的哨位就是在一线!”


  巾帼竞风流防控路上绽芳华


  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糜镇有多名巾帼志愿者不甘落后,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奋战在防疫一线,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巾帼温度和担当。


  徐晓莹是北京农学院一名大四学生,是入党积极分子。疫情期间,放假在家,志愿指导村里的困难学生、留守儿童上网课、辅导作业。


  “指导孩子们上网课,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感觉也是为防疫做自己的贡献。”糜镇西徐村的徐晓莹笑着说。


  “打开健康码,拿出身份证,我帮助你预约……”志愿者周文霞身穿厚厚的防护服,不顾寒冷和劳累引起的身体不适,一直坚持为核酸检测的群众进行“现场教学”。

据统计,糜镇先后有名巾帼志愿者直接参与到社区、村庄、卡点的疫情防控战斗中,她们以女性的温柔和细心,无私的为群众服务,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织成一张全覆盖无死角的严密防控网络,展现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靓丽风景线”。(陈启忠)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散花开迎春来走近疫线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