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0/18 18:06:00
说到“天府之国”,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富庶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但是你知道吗?“天府”一词最早出现在秦朝,指的是陕西的关中平原,关中平原有八百里秦川之说,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战国末年诸侯争霸,韩国为了削弱秦国国力,派一个叫郑国的水工作为间谍,前往秦国献策修渠,以此达到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国库的目的。然而此举适得其反,十年渠成之后秦国更加强大,秦国人也赦免了郑国,并把这项水利工程命名为“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加上咸阳一带早已密布的河网水系,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可见关中平原对于秦人的重要性,因此秦人便把关中平原称为“天府”。秦始皇兵马俑位于关中平原而“天府之国”最早出自汉朝对于关中平原的描述。《史记》记载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大臣们关于国都的选址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而当时在洛阳朝议定都,刘邦意图很明显倾向于洛阳,就有一些善于揣摩刘邦心思的大臣建议定都洛阳。这时候一个叫刘敬的坚持建议定都关中,谋臣乘机张良解释道:“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也就是说关中四面既有险峻的屏障,又水土肥沃,而且占据战略要地,这就是“天府之国”的标准定义。刘邦听明白了张良的意思:秦朝能依据关中平原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这里就是这“天府之国”,于是采纳了刘敬的建议,定都长安。刘邦定都长安那么为什么成都平原又被称为天府之国呢?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郑国之前,秦朝蜀守李冰在四川修筑了都江堰,而李冰的字也叫“陆海”,和关中平原是一个名字,如果说郑国渠的建成为关中平原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基础,而都江堰的建成则为成都平原奠定了基础。据记载古代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公元前年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吞并蜀国,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任蜀守,都江堰的修成,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还可以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但是史书中却没有关于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的记载。都江堰只有《三国志》诸葛亮与刘备的《隆重对》中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演义》中将“天府之土”改为“天府之国”。后来唐朝大将郭子仪对关中还有这样的评价:“雍州之地,古称天府,右探陇蜀,左扼崤函,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浊河之固,神明之奥,王者所都。”但是由于诸葛亮的名气太大,被看成是智慧的化身,从此成都平原便开始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诸葛亮综上所述,尽管史书上记载关中平原为最早的“天府之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名人亲口说关中平原是“天府之国”,但是诸葛亮的能量和名气实在太大了,而在老百姓的心中,《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才更接地气,因此成都平原因为诸葛亮的原因,便导致成都平原被“天府之国”的美称呼后来居上,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