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0/31 17:29:00
本文由《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整理而来。邹衍,齐国人。《史记》说他到梁时,梁惠王郊迎;到赵时,平原君“侧行襒席”;到燕时,燕昭王“拥彗先驱”。这些话多半是后人吹捧出来的,并不可靠。平原君死于公元前年,梁惠王死于公元前年,梁惠王去世的时候,平原君还没出生呢。《平原君列传》说邹衍去赵国的时候,刚好赶上信陵君破秦救赵,那个时候梁惠王已经去世62年了,燕昭王已经去世22年了。按照邹衍见过公孙龙这一段,邹衍应该跟平原君、公孙龙是同一时代的,不可能见过梁惠王。《汉书·艺文志》记载《邹子》四十九篇,又说《邹子终始》五十六篇。如今都失传了。《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邹衍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写了十几万字的著作。邹衍学问的方法是“类推”,“因而推之”,是由已知推想未来。这种方法的使用是要有限度的,超过限度便会产生“大害”,比如在地理知识,全靠实地考察,靠“推而远之”是行不通的,但是邹衍不仅推了,而且推论出了“大九州”和“小九州”的异端学说。邹衍根据九九八十一的术数,认为中国只是占据九九八十一分之一的零一,中国之外还有赤县神州。这是一种未经实地考察的凭空想象,或许在列国争天下的时代,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让诸侯心胸格局都大一些,不要为了眼前的城池打来打去。但是对于“地理知识”来说,这根本不算是知识。邹衍把社会的变化,看作是一种始终循环的变迁,当然这样是推论,是根据五行推出来的历史观。五行学说大概是起源于儒家子思孟子这一派。荀子曾批评子思讲的:“五行”是“案往旧造说”,是附会古书中的只言片语,将其贯通为一种为当时使用的学说。到了战国末期,及秦汉方士,更加笃信这种邪说。他们认为社会中统治阶层的变迁,是根据五行的顺序来的,而且是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五德始终说”的进步意义在于,打破了“天命不变”的传统迷信,当时人认为天命是不会变化的,周天子世世代代都是天子,种地的世世代代只能种地。周礼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是永世不移的。当然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得益于”周王朝的礼乐教化。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影响力已经很低了,大家都不相信“天命不移”这个传统观念,但是又缺乏相关的理论与之较量,邹衍的学说应运而生。由此给朝代更替找到了“合法合理”的依据来。周完了之后,应该是秦,秦完了之后汉是合乎天道的。“五德始终说”的弊端在于,机械的理解历史的运动规律,可以说是邹衍根本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驱动的,当井田制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的时候,商鞅废除了井田制,将努力解放为“国人”,极大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领域的变革,推进政治制度的变迁,而列国的纷争表面上是争夺人口和土地,实际上是变法之后的七大强国在进行制度优越性的较量。看谁变法彻底,看看谁能够最大程度的解放当时的生产力。中国哲学简史(十)慎到、彭蒙、田骈中国哲学简史(十一)宋钘、尹文中国哲学简史(十二)许行、陈相、陈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