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篇关于成都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刷屏”,叫做《成都的七张面孔》。上面这句话是它的开篇语。
作者李舫,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她不是成都人,却是一位“非常喜欢成都的朋友”。对于她而言,成都有“7”张难忘的面孔。
许多成都人在文中找到了共鸣
更多成都之外的读者
从中认识了一个赋有多元文化魅力的城市
它看上去十分熟悉
却更加立体和生动的形象
成都的7张面孔
你最爱她的哪一面?
古诗人皆入蜀,入蜀必然入成都。我们翻开历史,不难发现,著名的诗人,大都曾经在成都留下过足迹,留下传诵后世的名诗名句。成都是属于诗歌的,是无数诗人的精神远方
——李舫《成都的七张面孔》
唐代诗人杜甫写过《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成都杜甫草堂
白居易称赞:
诗家律手在成都
元稹在诗中写到:
风水荆门阔,文章蜀地豪
陆游对于宋代成都的意义,堪比唐代杜甫
他写过一首《成都行》: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成都双流棠湖公园
成都是举世闻名的“诗歌之城”,李白、杜甫、陆游等伟大的诗人,在成都创作出不朽名篇,还有许许多多震烁古今的文学家也都诞生于成都。
那么在当今时代,在成都正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当前,成都更需要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文化名人、大师,成为鲜明的旗帜。
年成都国际诗歌节上,诗人吉狄马加赞誉成都是一座“诗歌和光明涌现的城池”。他说:“当我们把一座城市与诗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座城市便在瞬间成为一种精神和感性的集合体,当我们从诗歌的维度去观照成都时,这座古老的城市便像梦一样浮动起来。”此言不虚。
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双重因素,铸就了成都许多不可言说的神秘。成都的地理位置是东经°54′~°53′、北纬30°05~31°26′。曾经有科学家提出,这条30纬度线,贯穿了世界上一切不可言说的神秘”,她在文中写到,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英国的巨石阵……
——李舫《成都的七张面孔》
图据网络
李舫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个细节:“金沙遗址中,有多件精美的玉器,成功搭建起了金沙文明的祭祀体系其中一件重达克的‘玉琮王’,经考古学家证实是遥远的良渚文化的产物。”
它象征着礼仪文化,来自年前的浙江,却能够在跨越年的漫长时间,跨越千山万水,重新出现在另一种文明之中!
玉琮
对于“神秘面孔”,李舫感触颇多,在文章中着了许多笔墨,还提及了国宝大熊猫。
成都的神秘之处还不止于此。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有谁不知道成都的大熊猫吗?相信没有。作为来自万年前的远古使者,大熊猫是成都最有亲和力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名片。
——李舫《成都的七张面孔》
在李舫看来,成都在其文化之中有着独特的神秘魅力,这在成都当今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道路上,无疑是鲜明的特色。
作为长江上游一道生态屏障,“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成都,自古以来,绿色就是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
——李舫《成都的七张面孔》
成都多的是好山好水。
都江堰工程利用成都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利用各种不同的地势、水脉、水势、地形,采取无坝分水,壅江排沙,继而自流灌溉。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系统一直滋润着成都平原的百姓。
都江堰景区美如画。图片由都江堰市提供
成都西部大邑县境内,有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西岭雪山,集林海雪原、险峰怪石、奇花异树、珍禽稀兽、激流飞瀑于一体。
西岭雪山。图据西岭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