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单田芳老师去世,再无下回分解为什么说评
TUhjnbcbe - 2025/4/7 22:30:00
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特别喜欢听评书。那时的老人都不喜欢看电视,总是在晚饭过后,拿着小板凳坐到院子里,打开小小的收音机。一边听着评书表演,一边喝上几口茶。这些记忆就像照片一样,深深烙在我们的脑海中。听过评书的人,对于单田芳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的声音,整整陪伴几代人成长。很多人甚至能随口说出几句,单田芳的《三侠五义》,《白眉大侠》,《隋唐演义》里的情节。84岁的单田芳老师还是走了,以后再也听不到那铿锵有力的:且听下回分解!再也看不到那投入与认真的表演!只希望单老师一路走好,其实有很多人都记着您!如果时间回到20年前,正是评书的黄金年代,人们对这种传统表演从心里热爱。那时的人们追求很简单,趁着工作的间隙,打开收音机,听到精彩的评书表演,就是一种纯粹的享受。那个年代,除了单田芳老师,还涌现出一大批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老师的《平原枪声》,刘兰芳老师的《杨家将》,袁阔成老师的《三国演义》,连丽如老师的《康熙大帝》,也同样被听众们熟悉与喜爱。评书艺人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一般7.8岁就要拜师学艺。尤其是在旧社会拜师,想学本事先要给老师和师娘做下人,如果能扛住三年,才有机会得到老师的指点。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样的陋习早被取消。但是评书艺人同样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合格的评书演员,首先要耐得住寂寞与清苦。每天的基本功:说,学,演,都是必不可少,就算是成名的大师也不敢怠慢。评书学艺,有句口诀:外三合,手脚眼;内三合,心气胆。说书时,手眼相合,心平气稳,才能将大段的书词说出节奏。就算是年轻的评书艺人,没有10几年的磨练,也不敢站在舞台上表演。但是要想把评书说好,说透,还要继续学习与练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知经过多少实践与失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近些年,科技飞速发展,从电视到电脑,再到智能手机。越来越多的人们,遗忘了传统文化与传统表演。各种网红,各种小鲜肉层出不穷。网红一年能挣上百万,小鲜肉一年能买10套房子。这样的冲击下,哪还有人愿意沉下心,吃苦受累传承文化?现在就连小学生都梦想当网红。。。单田芳心老师临终前,依旧嘱托儿女:要把评书艺术传承下去!也希望这些老艺人们,能得到更多的扶持与帮助,把中国几百年的评书文化传承下去!不要让精萃文化后无来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单田芳老师去世,再无下回分解为什么说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