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金兀术声称用靴尖就能踢翻的淮北小城,如何
TUhjnbcbe - 2025/5/19 19:56:00

(南宋中兴名臣)

笑春风

为生存而斗争

公元年,金兀术大军渡过长江,深入江南腹地,试图擒获南宋的高宗皇帝赵构,所幸的是,由于躲避及时,赵构在金军骑兵赶到之前,就匆匆躲到了船上,漂泊于海上数日,金兀术目的未能达到,又在返回的途中被宋将韩世忠的水军围困在黄天荡。似乎是天不该绝兀术,在内奸告密下,金兀术不但找到突围的通道,还顺势火攻韩世忠部,给予其不小杀伤。因此,金兀术此次孤军深入可谓是有惊无险,而在兵荒马乱中草创的南宋政权,不得不继续为生存而斗争。

为了转移江淮战场的金军注意力,宋臣张浚极力主张开辟新战场,并得到了赵构的支持,南宋朝廷太需要一场反攻来缓解都城的压力了。于是,在金兀术渡江受挫后不久,张浚调动数十万宋军主力,在陕西富平展开对金军偏师的进攻。在作战当中,宋军步兵奋勇拼杀,给予金军一定杀伤,但由于金兀术的生力军及时赶到战场,使得本不明朗的战局瞬间变得清晰起来。南宋在陕西的主力部队在金军前后夹击下土崩瓦解,残部则在宋将吴玠等收集后重新于和尚原布防,小败金兀术,金军本想借助富平之战的胜利,一鼓作气占领四川,然后挟川陕东进,顺江而下灭亡南宋。没想到,宋军的抵抗程度如此顽强。所以在陕西战场陷入僵持局面后,金兀术决定还是走之前的路,即以江淮战场方向为主,力图将灭亡南宋事业毕其功于一役。

(忐忑的宋高宗)

南宋方面的探子,很快把金军向东频繁调动的消息通报给宋军各部,驻扎在湖北的岳飞部,正准备前往河南安营扎寨的刘光世部等,都从自己的谍报系统中,获得了对手的情况。他们连忙将此上报朝廷,希望宋高宗能够看在大敌压境份上,给予他们更大的活动自由。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就在高宗被金兀术追的到处跑时,南宋内部又发生了一场兵变,史称苗刘之变,虽然这次军队哗变以赵构的被动妥协而告终,但他给赵构的心理留下了不少的阴影。从这以后,赵构开始把控驭武将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和抵抗金军入侵一样的位置。

刘光世固守顺昌

不过,棘手的形势,还是促使赵构不得不放缓恢复重文轻武的祖宗之法,宋廷命令岳飞部适时支援淮北战场,而也就在这道命令即将到达湖北宋军营地时,金兀术的大军,已经逼近了淮北的小城顺昌,即今天的安徽阜阳。

自东晋以来,中国历史每逢南北对峙,就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所谓长江天险战线绵长,防御难度极大,所以可行的就是重点防御,淮河流域由于地形起伏不定,河道纵横,地势易守难攻,正利于防守。

但是,万中总有个一,淮河流域也不全是地形崎岖的丘陵山地,还有地域狭窄的平原。顺昌城,就坐落于此。最糟糕的是,此时的顺昌城城防极其简陋,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也不强烈,人心浮动,投降金人声音很高,所以顺昌在金兀术的军事旋风下屈服,应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影视剧中的金兀术)

但是宋将刘光世可不这么看,此人青年时期投身军旅,许多宋军骁勇战将,俱出自其帐下,刘威望很高。之前张浚因妒忌刘声誉,曾试图将其罢免,结果也因忌惮他在军中的地位和人脉而不得不中止。此时,正值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也,刘毅然决然的挑起了这一重担,让顺昌城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成为了金兀术永远也无法跨越的一道防线。

说来也巧,刘本来是要前往河南与金军作战的,当得知河南地区基本沦陷的消息后,刘光世正路过顺昌,顺昌的行政长官陈规自知金军杀到,自己这个当官的一定要承担丢城失地的责任,所以连忙向刘光世和他的军队求援。刘也清楚再去河南意义不大,所以干脆改而留驻顺昌。颇为巧合的是,当刘一行人入城屁股还没坐热时,金兀术的精锐出现在了顺昌的城郊。

以攻为守,一雪前耻

面对强敌,刘光世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他先命令部下组成敢死队,主动开城攻击金兀术的前锋,金军万万没想到宋军还敢主动出城野战,因此被杀了个措手不及,统领战死被俘数人,士气受挫。之后几天,刘频繁开城进扰,让开到顺昌附近的金军提心吊胆。

(宋军袭扰)

在骚扰金军的同时,刘光世从部下处得知了城内人心浮动的真情,为了避免己方被顺昌城原守军出卖,他暗地里将各要隘的守军换成了自己的亲军。另外,为了避免城外的民房被金军利用为攻城作掩护,他又狠下心将其全部拆毁,城外平民都被迁入城中,作坚壁清野之势。

金军前锋的失利,很快为金兀术得知,兀术也很纳闷,除了大骂手下没用外,连忙将龙虎大王等友军向顺昌附近集中。当他们到达外围进行侦查时,金兀术望着残破的城垣,竟然轻蔑的声称,自己用靴尖,就可以踢翻顺昌城。

(南下金军)

金军主帅和增援部队加入战场,给原先围困顺昌的金军吃了一颗定心丸。次日,金兀术随即指挥大军攻城,金军冒着宋军的箭雨拼命攻击,可是接近城垣者屈指可数,刘光世也明白,如果自己只是被动防御,只会愈发不利,所以当他发现金军攻势稍缓时,就动用一部分预备队出城反击,战事一度胶着,谁也占不到便宜,金兀术有些诧异,但仍不肯放弃。

在厮杀的过程中,刘光世也意外得知,进攻的金军中,大部分都曾是宋军的旧部,不愿意出死力与南宋作战。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能够把金兀术的主力击破,他的辅助部队就会不战自退,把握了这一重要信息后,刘光世开始酝酿更大的反击计划。

刘光世在琢磨如何击退敌军,金兀术也在为顺昌城的坚固防御感到苦恼,更让他感到忧心的是,岳飞的部队正在驰援的路上,且已经包围了金军守卫的蔡州,如果顺昌拿不下,岳家军又抄了后路,自己如何全身而退?这种想法的萌发,让金兀术不由自主的打起了退堂鼓。

(宋军反击)

第二日作战中,金兀术又指挥攻城,当发现刘光世的敢死队又奔出城来冲击金军步兵阵型时,他决定不再把他们放回城里,而是歼灭于城外。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他动用了自己的精锐骑兵军团铁浮屠。铁浮屠为身披重甲的骑兵组成,三人一组,以拒马前驱步兵奋战,多只是督战队一般的存在,但这一次,金兀术淡定不下去了,他打出了这张自己引以为豪的王牌,要给刘光世最沉重的一击。

面对从两翼包抄而来的金军铁骑,刘光世也明白,如果此时仓促撤退,一定会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效应,所以与其逃避而死,不如背水一战。在刘的鼓励下,大批宋军也加入到战场,这些宋军,多为原居于黄河流域、后被金军入侵逼得家破人亡的流民组成,所以士气旺盛,除此以外,他们富有对战骑兵的经验,多先以强弓硬弩杀伤骑兵,然后持盾牌短刀或其他利刃抵近攻击马匹,达到歼灭对方的目的。此战中,强强相对,又是一场凶杀恶斗。

(步兵攻击骑兵模拟图)

宋军的英勇作战,极大地动摇了金军铁浮屠的阵型,金军骑兵的辅助部队一看金兀术的王牌都不管用,也是消极迎战,金兀术看到取胜无望,只能再度把残军撤回,面对血流成河的顺昌城郊,金军信心大减。

命运之神逐渐开始眷顾南宋,就在当日,岳飞部攻破蔡州,杀死杀伤大股金军,金兀术惦记自己刚刚夺取的河南地安危,又眼巴巴看着自己放狂言却未能夺取一寸土地的顺昌,权衡再三,只得撤围,顺昌城保住了,宋军在江淮战场承受住了金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一雪前耻,日后岳飞在河南又击败金军,暂时的解除了金军对于新生南宋政权的威胁,此后绍兴和议能够订立,宋军不俗战力贡献不小。因此我们能够说,发生在淮北小城顺昌的这场激战,正是南宋中兴大业的起点。因为顺昌,南宋得以延续国祚百余年,因为顺昌,世人对于宋朝军事弱势的偏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从此,南宋走上了与北方的金朝漫长的对抗之路,直到14世纪蒙古的崛起。

参考文献:

(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

虞允国《南渡君臣》,上海人民出版社

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中信出版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兀术声称用靴尖就能踢翻的淮北小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