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也就是秦赵邯郸之战的第二年。赵孝成王派遣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合纵抗秦。他就打算在自己门下食客中挑选勇敢的,文武兼备随从二十个人前去。
出使前,就给手下约定必须带着成功的合纵成果回来。最好不卑不亢客气地提出谈判条件,若行不通那就大厅广众之下采取挟制的方式进行。
挑选来挑选去就挑选十九个人,其余的没有什么能挑选的啦!这个时候,门客中叫毛遂的人,向平原君推荐自己道:“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就提出在我门下三年中,以“左右未有所称颂,胜未有所闻”,先生没有什么才干的理由留下。
后经过毛遂的请求,平原君竟然愿意带着他一起!毛遂跟着到达楚国,平原君和楚王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和他一起的十九个人就怂恿着毛遂上。
毛遂先问“日出言从,日中不决”的原因。这个时候楚王很不高兴了,你算什么人,给我谈合纵,就叱责了他。毛遂没有慌乱,就提剑向前对楚王道“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以王的身份叱责我,不就是因为你人多!又道“今十步之内,王之命县于遂手。”这就包含威胁的意味了,我离你这么近,取你性命易如反掌。又道“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是靠着“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的道理。
后面又道楚国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是争天下的资本。以楚国的强大,天下都抵挡不住。白起臭小子就带领着几万兵士,与楚国打仗,“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这就挑起楚国与秦国的恩怨了。后又表明了楚国为纵长的立场,楚王也表态以全国之力来履行合纵盟约。
这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来历,出自《平原君虞卿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