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他是李白心目中的偶像,他是战国时期最著名
TUhjnbcbe - 2025/6/12 3:28:00
鲁仲连(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又称鲁连,战国时期齐国西部(今茌平)人。主要活动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是稷下学官后期的著名先生。战国时期境内最有名的高士,后世的李白都把他视为偶像。鲁仲连自年轻时就思想敏捷,长于思辨,而且以时事为务,不尚虚玄,表现出良好的素养和天分。他“年十二,号‘千里驹’”。少年时代曾师事徐劫。鲁仲连本人曾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他虽“在布衣之位”却“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当时的齐贵族孟尝君田文为齐泯王的相国,他权高势大,不仅门下有食客数千,而且“厩马百乘”,“后宫十妃”。但鲁仲连却以布衣身份直接批评孟尝君,说他所养之“士未有为君尽游者”,不如雍门子、阳得子那样与士同欢食,共衣裘,“皆得其死”。孟尝君广招舍人,“客无所择”,各尽其用,当与鲁仲连的劝说有一定关系。在几十年的学者生涯中,鲁仲连常常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事物透彻而精辟的分析,“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周游各国,出谋划策。公元前年,乐毅率五国联军攻齐,半年内攻下70余城。公元前年,田单反攻复国,“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唯狄邑久攻不下。田单专程拜访鲁仲连,鲁仲连认为他原来作战时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斗时身先士卒,“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可眼下田单封邑加爵,“黄金横带”,“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顿悟,次日“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授鼓之,狄人乃下”。当初,燕伐齐时,燕将燕冲攻下聊城。田单攻聊城年余不下,“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鲁连在信中分析了齐军必胜的形势,言辞恳切,感人肺腑。结果燕将自刎而死,燕军不战而溃,田单收复了聊城。长平之战时,赵国大败。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魏、楚求援,魏国认为:“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便派辛垣衍去劝赵尊秦昭王为帝。“鲁仲连适游赵”,他慷慨陈词,以历史实例说明秦的极大危害,不仅使辛垣衍“不敢复言帝秦”,而且也鼓舞了赵国军民抗秦的决心和勇气。秦将听说后,“为却军五十里”。这时,正好“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邯郸解围后,平原君又“以千金为鲁连寿”,但鲁仲连拒绝。平原君又“以千金为鲁连寿”,但鲁仲连认为功成之后而有所取,“是商贾之事”。于是他不肯接受,辞别平原君而去。鲁仲连一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战国时期的士人,多以势为强弱,而鲁仲连以义为重,有功不受赏赐,被后人誉为高士。他为逃避爵赏,脱屣而去,遂“逃隐于海上”。归隐东海是《史记》中说的,但后人却在多地方考证出鲁连冢,不知真假,但我还是喜欢归隐东海的结局,因为高士就应该有高士的结局。鲁仲连被后人尊为鲁高士,可以说是战国第一大侠,他的行为与言谈,让年后同样有着侠气的诗仙李白大为折服,在李白写的诗中有十来首出现过鲁仲连,且大多用以自比,足见诗仙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偶像。PS:李白《古风》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是李白心目中的偶像,他是战国时期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