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秦国大将白起,堪称为“战神”,长平之战打败赵军,挥师直入,并且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显然是陷入了困境,情况危急之时,赵王不得不派人向楚国求援,赵国的相国平原君临危受命,出使楚国请求支援。
长平之战白起率领大军围攻邯郸时相国平原君为了万无一失,便进行了精挑细选,从朝中选拔出二十位文武双全的宾客,一同前往楚国求援。然而,平原君万事俱备了,就只欠东风了,恰恰还缺少了一位,仅仅只有十九人,顷刻之间陷入了僵局。这时有一位陌生的门客毛遂,主动前来自荐,平原君对他一无所知的,但在最后在他的帮助之下,平原君是成功拿下了两国的盟约,这事究竟有何缘由呢?
毛遂在平原君挑选宾客时主动自荐毛遂初步自荐,以事论事,赢得平原君赞同
毛遂在相国平原君门下,已经足足有三年之久,平原君对他是没有一点印象的,但是要知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毛遂就是这样的人,平时在相国平原君里面,就跟平常的门客一般,无所作为,并不起眼,更不会引起他的注意。
门客毛遂在平常之时与普通士兵一般因此,平原君就以锥子与口袋之事,形容一个人是需要显露头角的,而不是低调地处事,实则不然如何能让别人相信你呢?如此可见,平原君是怕毛遂并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所以,这才让毛遂留在家里。但是,毛遂他倒是从容不迫地,反倒以事论事了,通过一般话语,最终还是打动了平原君,赞同他的阐述:要是早点重用我,估计这锥子就不是初露锋芒了,而是利刃出鞘了。
毛遂以事论事得到平原君赞同平原君陷入僵局,毛遂往枪口撞,被楚王呵斥
相国平原君赞许毛遂的说法,并且还同意了他一同前往楚国谈判联合,然事情并非是很顺利,相国刚提起联合抗秦国之时,却产生了一定的歧义。要知道两国之间合作,讲究的不是友情,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赵国与楚国就是如此了。
楚王与平原君因利弊将端谈判产生歧义因为联合抗秦是有助于两国的发展,但是其中也是存在了一定的弊端的,因此楚王任凭平原君怎么说,楚王他就是不同意联合出兵。如此一来,平原君与楚王的谈判,真的是毫无进展,毛遂是按耐不住了,主动向前问清缘由,有何原因让大家谈判,从早晨到日落都没有最终的定论呢?然楚王是显得非常不高兴,得知是门客之后,反倒臭骂了毛遂一顿,呵斥他走开。难道毛遂就此罢休了吗?并非是如此,而是进行了智取。
毛遂主动向楚王问清谈判犹豫不决的原因毛遂以刀相见,利用楚国的家仇,成功说服楚王联合
毛遂是被楚王给呵斥了一顿,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被吓退,而是给楚王使出了一招“回马枪”。紧握宝剑的毛遂凑近楚王说:“大王呵斥我,是依仗着人多吧?如此你我只有十步距离,顷刻间,你兵再多,也抵挡不住现如今的我”。进而,毛遂还向楚王阐述了,周文王行军打仗的事,目的就是告知楚王,军队不在于多,而是在于精,更在于利用地形与策略。
毛遂向楚王阐述周文王打仗之事接着,毛遂是向楚王阐明了楚国的实力,根本就不亚于白起的军队。但是白起却能以少胜多,原因就是在于此,并且还烧毁了楚王先祖的坟墓,这本该是楚国的家仇。进而,毛遂还说到:“大王不以家仇感到耻辱,就连我们赵国都看不下去了,您反倒来呵斥我?”这就足以说明了,赵国和楚国联合抗秦,不仅是能保全赵国,更能为了楚国,一雪前耻。最终,毛遂是这样成功地说服楚王的,并且还成功地帮助了平原君与楚王,签订了抗击秦军的盟约。
动漫中毛遂说服楚王同意了结盟抗秦总结:
结合以上,毛遂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平常在平原君的眼里,确实是与普通门客无异的,但是如果平原君若没有他,估计结盟抗秦这事,估计是要被闹翻的,显然毛遂的自荐,不仅是对赵、楚两国有利,对抗秦更是重中之重了。总之,在毛遂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胆色,敢于与楚王兵刃相见,更重地是毛遂他还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同时还具备了爱国的精神!
你们是否也是这样认为的呢?欢迎屏幕下方留言与探讨!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历史那些事#
本文为狐仙说历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