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当吐司切片机遇上磁共振心脏的智能成像
TUhjnbcbe - 2021/3/15 20:43:00

你爱旅行吗?《罗马假日》里有一个经典经典桥段“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可你知道吗,即使你宅在家里,你的身体依然每天都在奔走旅行。你的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过主动脉、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最后到达只允许人体最小的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也是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细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一个不拉的带给全身37.2万亿个细胞,然后再从毛细血管回收到小静脉、中静脉、中央静脉、最后回到右心房,流入右心室。随着心脏收缩,从右心室射出的血液经过肺的各层动脉、毛细血管、各层静脉,将氧气带回到左侧心房,最后又回到左心室。

视频来自互联网

你知道当这趟每天必须的旅行结束时,你的血液走了多远么?

全身的动脉和静脉血管加起来有17.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四圈半。每天我们都要依靠着心血管系统精密而庞大的结构,维持着身体各部位的正常运转。但这个系统看似精巧,实则脆弱。如今全球每年大约有七百万人死于心脏病的发作,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积极开展心脏检查至关重要,与之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MRI作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成为心血管成像中不可或缺的影像手段。

心脏MRI检查技术林林总总,这里先给大家列出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1、黑血技术(DIR、TripleIR)

2、白血/亮血技术(SSFP)

3、标记技术(Tagging)

4、冠脉成像技术(无对比剂、增强(FFE/SSFP))

5、灌注技术(静息态和负荷态Perfusion)

6、延迟增强技术LGE(2DFFE/3DFFE)

7、定量技术(T1Mapping、T2Mapping、T2*Mapping)

8、功能成像技术(MRS、DWI、IVIM、DTI)

9、流体测量技术(2DFlow、4DFlow)

10、心肌应变成像技术(心肌标记技术Myocardialtagging、张立编码MRIStrain-encodedMRI、速度编码MRIvelocity-encodedMRI、位移编码伴激励回波MRIDisplacementencodedwithstimultedechoesMRI,DENSE

11、其他科研技术

和其它影像学检查不同,MRI可以开展不打药的心脏“一站式”磁共振检查。今天的文章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不打药就可以成像的MRI成像技术以及心脏的3D智能导航定位技术。

一、心脏的成像切面

心脏的解剖长轴和人体长轴不一致,心脏的位置也因人而异,无法像其他部位扫描一样一次性的三平面定位。

传统的手动定位方法往往需要多步定位法,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方位有短轴位SA,四腔心4CH和两腔心2CH(垂直长轴位、水平长轴位),LVOT(三腔心3CH)等。为了得到需要的心脏扫描平面,扫面时需要结合心电门控(ECG),呼吸门控。屏气时尽量保持膈肌在同一高度,一般在呼气末屏气。

另外,由于患者身高、体重、所患疾病不同,心脏的位置、形态、大小也不一致。为了得到正确的扫描平面,要一边观察已扫描完成的图像,一边制定合理的扫描计划。

二、心脏的手动定位方法

1、全心轴位

2、垂直长轴位:在全心轴位上平行于心尖和二尖瓣中心连线

3、水平长轴位:在垂直长轴位上平行于心尖和二尖瓣中心连线

4、左室短轴位:在水平长轴位上垂直于心尖和二尖瓣连线

5、四腔长轴位:在左室短轴位上平行于左心室中心到右心室远角连线

6、三腔长轴位:在左室短轴位上找到主动脉和左心房都可见层面(类雪人层面),角度平行主动脉中心和左心房中心连线

三、3D智能导航定位

心脏成像切面像切吐司一样简单

搭载了Cadioline3D智能导航定位系统,结合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不需要手动寻找切面,仅需12秒的屏气扫描即可实现心脏立体化15个切面的成像。大幅度节省时间、操作简单、准确率更高、大大提高了心脏扫描的成功率。

四、无对比剂冠脉成像技术

图片来自互联网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相比CT来说更加困难。高信噪比,高分辨率以及心脏搏动和呼吸运动的伪影都是冠脉的成像的难点。佳能医疗磁共振作为无对比剂血管成像的领头羊,排除万难,在冠脉成像方面小有成就。

1、技术要点:

①结合Cadioline3D智能导航定位系统,确定左右两侧冠脉舒张期和收缩期的相对静止期。

②使用膈肌导航技术(RMC(实施动作校正功能))和心电门控(ECG)进行扫描。

③为了控制心搏次数,可使用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药等

膈肌导航条放置示意图

2、临床应用。

·冠脉CPR异常病例——狭窄,发育异常

Case1:回旋支主干起始段纤细,中远段管腔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发育所致。

Case2:前降支主干中段轻度-中度狭窄,右冠纤细改变,考虑发育所致。

·单独分支冠脉成像

五、亮血技术

心脏电影:

①连续重复的对同层面进行扫描获得心脏完整心动周期不同时间点的图像。

②使用心腔和心肌对比良好的trueSSFP稳态自由进动序列,该序列信噪比高,扫描速度快,有良好的血池对比度,即使流速低的血液也呈现高信号,结合ECG门控,屏气扫描。

③有助于右心室容积测量,由于右心室的三维结构比左心室更加复杂,因此用超声或导管的检查方法在准确度上存在界限。

④观察心脏舒缩功能、评价心肌运动、计算射血分数、计算心室壁收缩增厚率、评价瓣膜情况。

六、黑血技术

①血池信号被抑制,心肌显示相对高信号,能够突出显示心肌结构、形态及信号。

②DIR在非选择性的反转恢复脉冲之后,立刻施加层面选择性反转恢复脉冲,使血液无信号。

③TripleIR序列还具有压脂效果。

④临床上用于心肌病、心肌梗塞、主动脉瓣评价、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心包膜及心包腔评价、大血管病变等。

七、标记技术

①以cine成像为基础。

②使用一系列较弱的饱和脉冲→线状或小方格状低信号。

③线条或方格在心动周期中发生形态变化。

④作用:容易更直观地发现心肌运动强弱的差异。

当然心脏的不打药技术还有很多,因为篇幅的原因介绍到这里,以后有机会我会跟大家共同学习。

作为一名学习磁共振事业的小学生,体会到可以逐渐学会用欣赏美的眼睛看待磁共振,学会与它相处,就像铜钱外圆内方,要与难题共生存,还要有坚持。

在探索的路上,我们不忘初心,永远在路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吐司切片机遇上磁共振心脏的智能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