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左心耳封堵术LAAC的适应症及术前准
TUhjnbcbe - 2021/6/1 0:03:00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医学知识。一、房颤流行病学

房颤是中老年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房颤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下低于2%,50~61岁增加到2.1%~4.2%,62~72岁为7.3%~11%,73~79岁为14.4%,80岁以上显著增加到17.6%;

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中国30~85岁之间房颤患病率为0.77%,据此估算中国房颤患者介于万~万例之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房颤诊断、筛查手段的改进,房颤发病率还会进一步上升,房颤引起的各种症状和相关并发症已成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大健康问题。

二、LAAC的理论基础及循证医学证据

房颤引发的血栓栓塞事件源于左心房内形成的血栓脱落。既往研究发现,在NVAF患者中,90%以上的左心房血栓位于左心耳,而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NVAF患者只要有心原性血栓形成,都会存在于左心耳,无论是否伴有非心耳的血栓。

因此,理论上而言,通过包括LAAC在内的技术将左心耳隔绝于系统循环之外,就能从源头上预防绝大多数的血栓形成和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事件,这正是LAAC预防房颤卒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导管递送系统,将预制、预装的左心耳封堵装置输送并固定于左心耳,以覆盖或填塞的方式隔绝左心耳与左心房的血流交通,是目前所有经心内膜封堵左心耳装置的设计原则。

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LAAC手术的学习曲线相对较短,手术安全性随着经验积累不断提高。到年发布的EWOLUTION多中心注册研究中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8.5%,围手术期主要不良事件率则降低到2.7%。具有较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三、LAAC的临床应用及适应证建议四、LAAC禁忌证及排除指征

患者存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均不适合立即进行LAAC手术。

1、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或心脏CT成像(CCTA)检查探测到左心房或左心耳内血栓或疑似血栓者;

2、术前TEE检查提示左心耳解剖结构复杂(如左心耳开口过小或过大,或解剖结构复杂无合适封堵器选择),在现有技术和设备条件下不适合左心耳封堵者;

3、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者;

4、TTE检查提示心底部或后壁存在10mm以上心包积液,且原因未明者;

5、存在需要长期抗凝治疗的除房颤以外的其他疾病(如机械瓣换瓣术后,自发或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等);

6、存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1.5cm2)或机械瓣换瓣术后;

7、存在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或心脏结构异常(如巨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需要外科处理,或者严重的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

8、新发缺血性卒中/TIA不伴有出血转化,但经卒中量表评分和神经内科医师评估不适合启动抗凝治疗者;

9、急性缺血性卒中伴出血转化或口服抗凝治疗引发颅内出血,经多学科评估不适合重启抗凝治疗者;

10、预计生存期1年;

11、未控制的纽约心功能分级Ⅳ级的心力衰竭。

五、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

LAAC术前必需进行相关影像学和血液检查,明确心脏和左心耳解剖情况、心功能、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和血常规以及其他临床情况。LAAC术前影像学检查的建议见表5。

1.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TTE):

术前TTE检查非常重要,可以明确LVEF、左心房大小、房间隔及其他心脏结构和瓣膜情况,是否存在心包积液等信息,建议LAAC术前1周内进行TTE检查。

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TEE可显示二维和三维静态和动态图像,对LAAC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最为重要,不仅可以评估左心耳形态和结构、测量左心耳开口宽度及深度,为封堵器大小选择提供参考,还可以鉴别血栓和评估左心房自发显影程度,及时发现不适合LAAC手术的情况。

术前TEE检查中,应该至少从0°、45°、90°和°4个角度观察左心耳形态及分叶、最大开口直径、可用深度(着陆区深度)、左心房和左心耳内血栓情况和自发显影程度描述、左心耳内梳状肌位置及分布。

此外,还需描述房间隔状态(如缺损,房间隔瘤或卵圆孔未闭)以及二尖瓣、肺静脉等左心耳邻近结构情况。TEE测量的左心耳开口宽度与造影测量值和CCTA测量值存在微小差别(往往偏小),在LAAC术中需要考虑这个差别慎重选择封堵器尺寸。

此外,有极少部分患者因为存在食管疾患不能耐受TEE检查,这种情况需要有替代方案。

常用的替代方案有,LAAC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可使用CCTA检查,术中监控和评估过程中可使用心腔内超声(ICE)。

术前TEE检查通常建议在LAAC术前48h内进行,如术前TEE检查超过48h,在LAAC术前应先进行TEE检查(TEE禁忌时可用ICE替代),确认左心房/左心耳内无血栓的前提下进一步行LAAC手术。

3.心脏CT成像(CCTA):

如果患者因食管疾病不能耐受TEE检查或TEE检查失败者,LAAC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可使用CCTA替代。

通常情况下,CT测量的左心耳开口宽度比TEE测量结果偏大约3mm,因此,选择封堵器尺寸时需要考虑这个差别。

此外,CCTA检查探测左心房和左心耳内血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TEE,这可能与左心耳内具有发达的梳状肌和对比剂不能完全充盈左心耳有关。

因此CCTA检查时需要有经验的影像学医师通过调节门控时间延迟显影等方法进一步明确对比剂充盈心耳远端。

4.其他检查:

接受LAAC手术的患者年龄多偏大,有些还曾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肺部疾病等情况,LAAC术前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以及其他血液学检查,以便充分了解患者术前的基线资料和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2围术期用药

1.围术期抗凝:

一旦患者经评估具备LAAC适应证,并同意手术,门诊即开始启动抗凝治疗直至入院,入院后根据术前用药情况继续或进一步调整用药。

术前服用NOAC者,术前1d继续使用,手术当日早上停用1次;术前服用华法林者,每天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术前1d继续使用,手术当日早上停用。

术前服用NOAC或华法林者,术中通常减量使用普通肝素(60~IU/kg),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维持在~s(根据手术时间长短可能需要多次监测ACT,必要时追加肝素)。

术前未接受抗凝治疗者,入院后直接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直至手术前1d,手术当日早上暂停1次,术中使用常规剂量普通肝素(IU/kg),监测ACT维持在~s(根据手术时间长短可能需要多次监测ACT,必要时追加肝素)。

手术结束后当日如排除急性心脏压塞、心包积液或其他严重出血性并发症,根据肝素代谢时间(通常术后4~6h)适时启用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NOAC)。

术后24h内常规行TTE,排除封堵器脱位、心包积液(包括新发心包积液和原有心包积液明显增多情况)及其他出血并发症后,术后次日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和出血风险高低给予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图1,表6)。

OAC:口服抗凝药,NOAC: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LMWH:低分子肝素,ACT:活化凝血时间,TTE: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

图1左心耳封堵围术期抗凝方案推荐

2.其他用药:

LAAC术中常规使用TEE监控,部分患者可能还接受导管消融+LAAC一站式联合手术,术中易发生食管黏膜损伤,甚至导致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如合并射频消融罕见情况还可能导致心房食管瘘,因此本共识建议LAAC手术当天起应常规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直至出院,出院后口服质子泵抑制剂2~4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左心耳封堵术LAAC的适应症及术前准